养老信托由于具备信托财产独立、信托收益确定及信托财产保障性强等金融特性,能够为应对老龄化挑战、发展养老金融产业提供可行解决方案。但就目前而言,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有关制度建设、发展国内资本市场以及提高信托机构内外部发展力度,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养老信托的内涵
何谓养老信托?为明确界定这个概念,首先要对信托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根据《信托法》的界定,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处分的行为。
养老信托作为信托业务的类型之一,理应具备信托的基本要素加之养老功能的发挥。因此,养老信托应是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养老目的而对财产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或为受益人提供全面养老服务的行为,或将财产或财产权用于养老产业的开发和建设的行为或安排,也有学者将养老信托视为创新概念。
由于养老信托受益人享受养老权益的凭证或信物是养老信托受益凭证,通过养老信托受益凭证,养老信托可为老年人或其利益相关人提供养老服务、投资理财服务并实现财富传承等功能。养老信托首先属于事务型信托类别,其次它融合了养老服务与金融服务,最后养老信托实现了老年人的资产管理及增值与日常身体照顾及医养的愿望。
养老信托的特征
养老信托的信托行为包含委托和受托两部分,其核心在于受托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管理、处分养老财产以及提供养老服务。此外,养老信托和其他事务性信托关键区别在于养老服务,即除投资理财服务之外的“衣食住行医学乐”等综合养老服务。因此,养老信托的特征主要包括反映养老服务本质的综合性与长期性。
综合性
原银监会曾提出和践行了信托业“八大业务”的制度框架建设,完善和加强信托的本源功能,支撑信托业向本源业务理性回归。根据八大业务分类,养老信托跨越财产信托、慈善信托以及事务信托等,表现出综合性特点,见下图。根据受益人的归属、信托目的、法律立场以及存续期等多个角度来看,其同样表现出综合性。因此,养老信托是种综合性的信托。
图信托业“八大业务”体系
长期性
关于养老信托的设立直至终止,根据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其通常历时几十年。由于养老信托不仅可以存续于受益人(老年人)的整个晚年时期(也可从中年延续至老年),甚至能够存续于指定的下一代。因此,养老信托表现出长期性特征,即延续至受益人整个生命周期甚至代际叠加。
养老信托的功能
关于信托在养老服务领域的作用机制,其主要是利用信托制度为养老需求者的利益(自益或他益)提供养老服务与财产管理。值得说明的是,受托人的专业性与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一方面解决了老年人难以管理财产等问题;另一方面养老财产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且利于财产保值与增值。具体来说,养老信托有如下3方面的功能:
一是统筹管理功能。通过管理老龄受托人的养老金、提供“六老有”服务、代理投资理财并实现财富传承,从而实现安全托管委托人的财产并保护委托人权益的目的。
二是协助功能。受托人由于与老年人建立了信托关系,故受老年人委托与养老金管理公司、养老地产开放商、医疗服务商、养老服务供应商以及各种金融机构建立委托关系,自营或委托他人经营养老金管理公司和老年公寓。
三是完善养老产业功能。养老信托通过对养老产业进行投资,争取政府关于养老金融建设的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借助信托平台整合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以打造养老产业链条,丰富养老产品功能,更好为安养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
养老信托的制度优势
养老信托由于具备信托财产独立、信托收益确定以及信托财产保障性强等金融特性,能够为应对老龄化挑战、发展养老金融产业提供可行解决方案。但就目前而言,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有关制度建设、发展国内资本市场以及提高信托机构内外部发展力度,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